第(3/3)页 “真是活越老,胆越小。” “不过,若不能找到他真身,就算斩了他这精魄,过个千八百年的,还是会再重新凝结出新的精魄出来。” “有点棘手了。” 定心收了经文,退出“禅心通明”状态,接口说道:“斩草不除根,春风吹又生。” “你回灵台,诵大悲咒,行五蕴皆空。” “咱们合力试一下,看不能通过更深层次的‘禅心通明’,看到听到他真身所在!” “合该如此。”定慧合掌诵了声佛号,随后一步就撞入灵台。 白衣僧衣端庄肃穆盘坐于金台之上,神树之下,左持犍槌,右掌木鱼,“笃”的声起时,经文合着“叮咚作响”的树叶声,于无边无垠之虚空中传递…… 色为物欲、受为体心、想为心念、行为造作、识为灵识。五蕴和合,方能知风识雨,感情纳爱,贪生忘死……五蕴皆空,则能照见一切生灭,是佛门修行的至高境界。 当下,定心定慧只能以此神通,暂封五觉,短暂进入“禅心通明”心如明镜台的境界。 看能不能以“禅心通明”的特性,照见明风真身隐藏所在。 五觉封闭,灵台不存。 忽有镜台,凭虚而现。 正面阴刻“通明”,反面阳书“生灭”,镜面如梦似幻。 许是刹那,又或是万万年,镜面上氤氲的雾气像是被人反复擦拭,一块一块散去,露出了里面的一方世界。 “潺潺溪流,岸有杨柳,” “千秋百载,听风调雨。” “捣衣声切,嬉水声急。” “折枝驱诡,合身囚魑,” “初心蒙蔽,为虎作伥。” “……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