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陈善甚至觉得,去祁州苦地,还勉强了这位书香大公子。 陈善噙着赞赏的笑: “何谓玉树临风、才貌皆备,乃梁松公子是也。” 陈善难得称赞一个人,孙乾对此自然没有意义。 他略翻了翻后面的人,从陈善给的批注来看,都还挺不错的。他索性将这本册子留下了,羯族一地打下的江山,也需要派遣新的人才。 现在趁着陈善在此,孙乾定下这两人以后,跟他提起羯族新收获的领地一事。 “现在有三万大庆军守在曾经的羯族领地,朕打算派人前往制定新的疆域图,卿需要再拟一些人来。” 这就需要地理人才了,新打下的疆土不知多宽多大,需要堪舆之后,再经过户部记录,才能增添到舆图上。 陈善最近倒是和赵元江聊过此事,无奈对方太过繁忙,两人刚搭腔就被紧急政事打断了。 相比疆土舆图之事,重新纳进一批官员才是正理。 孙乾想起韩子玉等人,嘴角露出笑意: “韩子玉等人磨练依旧,各地被他们治理得井井有条,朕以为他们可以宣入朝堂,匡扶大庆。” 陈善点头赞同: “从均田制、盐铁管控、武器管制这些政令来看,他们做得确实很不错。” 孙乾提笔开始拟旨,将韩子玉、宋怀玉、良慈召回朝中。 待他拟完后,陈善询问: “不知陛下打算授予何等官职?” 现在大庆底层的官员还算丰厚,唯有上层的尚还欠缺。孙乾本着宁缺毋滥的心思,不肯轻易挺拔官员,就导致他信任的臣子们,政务十分繁忙。 随着大庆疆土的越发辽阔,鼓励民生、开拓荒野、安排流民这些事,成了很重要的事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