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六章 大唐未来的三个敌人-《盛世黑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只不过那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经过。
    而且,有些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。而且会危及野生动物。那有点反人道,还容易传染到中原,危害极大。
    要真说了,传到朝中也未必有大臣敢用。传到突厥人耳中,还不马上派人将他杀了?
    他不肯说,李世民抿抿嘴也就不再问了,笑说:“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,古人不我欺。李某家中还有事,便告辞了。日后有缘,再与杨小郎君畅谈。”
    “不敢,不敢。小子胡言乱语,当不得真。”
    李世民颔首说:“告辞!”
    “两位郎君慢走。”
    杨皓与何郎君,目送两人下楼才重新坐下。
    “那两位郎君恐怕不是普通人。”何郎君松了一口气。“两人虽话不多,却是气势逼人。”
    这么一想,他越发觉得杨皓不简单。年纪轻轻的就能在两人面前侃侃而谈,竟然将天下大势说得言之有物。
    可见前途无量,着实可交!
    杨皓笑了笑,说:“那两位大概是朝中大臣,要不我也不敢说那些话。”
    最多就是跟何郎君说说日后西域的经商前景。比如灭了突厥之后,西域商道就会畅通无阻,让对方更信任自己能保持从西域长期往来。
    那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基本操作。
    而刚离开的李世民也在跟侯君集谈论杨皓:“君集,你觉得那姓杨的小子所说,是否可信?”
    侯君集虽然不以为然,但在李世民面前却不能这么表达。而且,其实他觉得杨皓说的,也有几分道理。
    他沉吟了一下。李世民也没催他。
    等了一会,侯君集才说:“事关吐蕃,某了解不多。不过吐谷浑之地,确实要守住。另外,他说灭了颉利之后,要设一与叶护额缓冲区,却也正合战略。”
    其它的,他就不多发言了。毕竟打颉利,要看天时地利人和,不是说想打就打的。
    谁也说不准是在什么时候。
    那杨皓说五年内,侯君集不做评价。至于能能不能将颉利活捉,他更不敢评价。
    李世民也点头说:“要要灭了,朝中恐怕也再经不起一场大战。暂时与叶护隔开,确实必要。”
    顿了顿,他又说:“前朝西海、河源之地,确实是河西屏障。”
    回到宫中,李世民叫来一个随行的侍卫,说:“你去查查那姓杨的的小子。”
    “喏。”
    第(3/3)页